- Create Taiwan
設身處地的溫柔
“Which kind of Chinese are you? Korean? Or Japanese?”
「你是哪一種華人? 韓國的? 還是日本的?」

好一個難以三言兩語回應的問題啊!面對剛認識的朋友如此熱情地與我攀談,從不靦腆的我,頓時啞口無言、眉頭深鎖、頭腦打結... 化身成一隻被水牛尾巴甩傷的蝴蝶!
時間:1993年,還沒有Google的年代;
地點:美國首都華府;
提問者:美籍友人,以為 Chinese 與Asian 是同義字;
要了解這難題之所以難以回答,不跨入以上的時空脈絡是很難辦到。
廿幾年後的今天,進入跨文化宣教領域的我,才發現自己原先對福音未及族群的認識,也落入和這個朋友相同的侷限裡。比方說,我雖然知道全世界穆斯林第一大國,不在阿拉伯半島,而是在印尼!我卻不知道在泰國南部有說泰語 (Pâk Dtâi) 和說北大年馬來語 (Pattani Malay) 的兩個穆斯林族群,他們的文化特色較接近馬來人,與泰國境內其他族群差別很大。
為了向東南亞穆斯林族群傳揚福音,國際創意媒體的動畫宣教士們,在前製作業時竭力跨越自身的社會文化脈絡,透過文化指導和鄉野調查,深入了解這個宣教目標族群的社會文化與宗教信仰,客製化創作了《巴酷》(Baku) 這部福音動畫短片。內容以此族群最熟悉的謀生途徑 - 捕魚 - 為劇情脈絡,引用印尼馬來人寓言故事裡的鼷鹿與老虎為主要人物,同時運用傳統皮影戲來敘述耶穌基督的救恩,最後錄製了三種不同語言的版本:印尼語、泰國南部的泰語 (Pâk Dtâi)、泰國的北大年馬來語 (Pattani Malay)。
如此不厭其煩地跨入目標受眾的社會文化脈絡,全是為了以最能撥動心弦的影音訊息,溫柔貼心地向這些神所疼愛的族群傳遞福音 ― 正如耶穌基督道成肉身,虛己降世為人,來到我們人中間!
- 陳芳如